内容详情
家禽养殖新技术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6-20 22:27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禽养殖新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山东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养禽大省,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统计,2011年禽肉总产量607.69万吨,禽蛋总产量528.56万吨。山东省家禽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积淀和发展,在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设施自动化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但家禽信息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体现在信息渠道闭塞、信息量不足、信息准确性差、信息时效性低、信息公益意识差等,缺乏准确、权威、及时、高效的家禽信息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于现代家禽业的需要[1]。开展家禽信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是我国现代化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必将促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山东省家禽业信息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以来,我们对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化服务系统进行了深入地研建,并将家禽信息技术进行了示范应用,现将研建和示范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针对家禽生产者差异性的需求,系统提供了家禽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以及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信息,包括新闻动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预警信息、科技信息、养殖技术、会议会讯、政策法规等,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家禽生产者及其他相关用户浏览和查找自己所需的各类信息。

  在信息网络时代,及时获取家禽相关信息尤为重要,是赢得市场和先机的前提。家禽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更新和补充各类信息,特别是国内外新闻的及时报道、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的及时,以及预警信息的提前告知,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系统自动抓取和采集信息后,家禽科技专家逐条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甄选符合事实、符合行业常识和规则、确认无误的信息,由运维人员推送前台。省内各地信息服务站点信息员提交到系统后台的信息、报价行情等,也须由专家审核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现代家禽生产的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有较大比重,但在农村养殖基地或养殖合作社仍然有大量没文化或文化水平低、年龄居大的养殖专业户,所以研建的系统要易懂、使用方便。本系统的门户网站设计风格简洁、清新,图标按钮形象易辨,文图并茂,用户一看就懂;主页面设置有“一键式”服务,用户操作方便、快捷,点击一次即可进入所需浏览的网页。

  该系统用户和专家之间互动性强,通过互动论坛、在线咨询、给我留言、专家微博等实现了用户与系统平台专家远程交流与技术咨询、禽病视频诊断、专家授课培训等。用户可实时与平台在线的值班专家交流,也可留言给自己需求的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方式提醒该专家上线答疑。同时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博客、群组等方式相互交流与学习。

  系统体现了多类用户的服务性,包括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场户、养殖协会(学会)组织、基层养殖合作社、畜牧职能部门,以及家禽产业链条上相关企业和从业者,为他们生产决策和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1.1信息采集与加工信息获取采用系统自动抓取工具采集信息、网站记者深入生产一线获得资料以及基层信息员提交信息三种方式相结合。获取信息后交由家禽科技人员进行严格审核与加工。

  2.1.2信息分类技术人员对审核加工后的信息进行分类,分为综合新闻类,包括文字新闻、图片文字、视频新闻等;市场行情类,包括禽苗、禽蛋、禽肉及饲料原料等市场报价及其市场分析预测等;供求信息类,包括雏鸡、兽药、疫苗、饲料及其原料、养殖设备等供应和求购信息;养殖技术类,包括养殖品种、饲养管理、禽病防治、饲料营养等科普信息;预警预报类,包括天气预警、疫情预警、市场预警和盈亏预警等。信息分类后在网站相应的板块予以。

  2.1.3信息及时更新对门户网站内的综合新闻、市场行情、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模块内容进行每日持续更新,对突发事件新闻、预警预报信息实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家禽行业的新动态、新信息。

  2.1.4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基于SQL Server开发了家禽信息专用的数据挖掘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家禽养殖基础知识数据库、家禽疫病数据库、山东家禽业专家与人才数据库、家禽企业产品信息库、家禽信息服务站点数据库、家禽生产决策数据库等。

  家禽专家服务队伍是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吸收育种、禽病、营养、管理及环控等各专业的专家,组成平台的专家服务队伍。依托山东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省畜牧行政职能部门组建了省级专家服务队伍,依托地市级畜牧行政单位、各地龙头养殖企业技术部门组建了地市级专家服务队伍。专家服务队伍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能满足不同水平养殖场户的需要。用户进入系统网站后可在线咨询专家,或查找并留言所需求的专家。而且,根据养殖场户的需要,系统平台自动适配地市级专家现场查看指导,帮助用户现场解决问题。

  基层信息服务站也是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对接系统平台,是山东省各地的养殖场户与系统平台互动与沟通的桥梁,同时为系统平台提供当地家禽信息、市场报价等。在山东省17个地市,选择有代表性、规范性、辐射性的国家和省级体系家禽试验站或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和科技开发经营单位作为信息服务站点,形成覆盖全省的家禽信息基层服务站点网络。通过信息服务站点,可将家禽信息传输至农村偏远地区,尽可能扩大山东省家禽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范围和信息覆盖率。

  将山东商河某蛋鸡标准化养殖场设为示范基地。主要是利用传感技术对鸡舍进行实时环境监测,并通过环境控制器达到自动控制环境的目的。主要监测对象为温度、湿度、氨气三项指标。该示范基地与系统平台衔接,通过网络将各项实时数据间隔定时传输和记录到系统平台,系统专家可根据数据情况直观地分析和处理,形成生产决策。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及时、规范、准确地和传播各类家禽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用户具备电脑和网络等条件,即可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海量信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为养殖生产提供决策和指导。

  系统网站具有信息检索(搜索引擎)功能,根据关键词检索,方便用户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2]。对信息受众的兴趣点、关注点、投放地域、产品定位人群等进行精细分析,运用seo关键词挖掘逆向思维设计出关键词,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搜索需求,如在“咨询专家”模块,用户在关键词搜索框里输入禽病、管理、营养或姓名,即可搜寻相关的专家;在“供求信息”模块,养殖场户需要购买禽流感疫苗,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购买禽流感疫苗”,即可弹出多家有生产禽流感疫苗资质的企业,可显出该企业的简介、相关产品及其联系方式等,供用户选择购买。

  系统网站承载了大量的科学养殖知识,分别有家禽主要品种介绍、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饲料配方技术、孵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具备视频播放功能,用户可在线观看养殖技术视频;承载了《家禽科学》和《水禽世界》每期的电子期刊,用户可在线浏览杂志里的重要文章。用户能够以多种方式学习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该决策平台包括家禽疫病自诊系统、家禽产蛋自测系统、家禽生长发育自测系统、家禽饲料营养决策系统和家禽饲养管理决策系统。养殖户点击进入界面,根据所标识的选项选择,可自行诊断禽病,或“检验”鸡群生长发育和产蛋是否正常,系统自动给出防治和处理的建议;养殖户根据就地的饲料原料,按照系统建议,科学地配制饲料;在家禽饲养管理决策系统的界面上,选择所饲养的品种和日龄,即可给出该品种、此日龄段的免疫接种事项、饲养管理要点等。

  系统安装XView Video Conference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在山东省各地信息服务站点开通视频会议服务终端30个。系统平台(即主会场)安装会议专用的广角高清摄像头,服务终端(即分会场)配置高清摄像头,实现了禽病远程视频诊断功能。养殖户就近到信息服务站对病死禽解剖,病理变化可较清晰地实时传输到平台专家桌面,并与专家语音交流,从而做出初步诊断,及时有效地防治禽病。

  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养殖专家在平台的专家桌面上讲授饲养管理和禽病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各地服务站点组织当地养殖户收看与学习,培训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技能。同时,系统平台组织相关专家对家禽养殖业近期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剖析。如日前被媒体炒作的“速生鸡”事件,系统平台聘请育种专家对“速生鸡”进行了科学解释和正名。

  系统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异地示范基地鸡舍内的环境指标。在示范基地鸡舍内,根据鸡舍面积合理布局安装温度、湿度、氨气等传感器,实时监测这三种环境指标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送至系统平台,平台将检测到的各项指标自动生成曲线图,专家能够随时监控鸡舍环境参数。当指标出现异常时,监控页面报警,并通过通讯手段自动向示范基地的生产管理者发出警报,使管理者能够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家禽生产的安全性和生产性能正常发挥[3]。

  进一步开展对山东省家禽业综合信息的采集、加工与分类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提高家禽业信息采集、加工和的标准化程度和水平,为山东省家禽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数字通信模式,随智能手机应运而生的移动应用固有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家禽信息服务系统应着力开发手机服务功能。安卓手机价格低廉、普及程度高,先期开发安卓版手机应用,有稳定的客户群后将移植到ios平台。手机应用将实现家禽信息服务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整合,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机端将实现PC端的全部功能,如:个性化定阅热点新闻、市场行情、专家决策、预警预报等相关信息;家禽生产专家辅助决策平台的完整服务;基于地理信息的产品、服务搜索功能;专家在线的自定义提醒功能;示范基地在线普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终端

  一般的养殖场户均有上网条件,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终端尽量覆盖更多有上网条件的养殖户。系统要扩增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终端容量,在山东省各地基层养殖户开设更多的服务端口,尽量让更多的养殖户足不出户即可咨询专家和学到养殖技术。

  目前系统平台仅对禽舍内环境实现远程监控,但现代家禽养殖应在家禽生产中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监控禽舍内环境除现有指标外,还需对影响生产性能的有害气体指标如CO2、H2S及粉尘、风速等进行监测,并联动到控制设备。同时还应监控供料、给水、喷雾消毒和光照等重要的管理项目,在家禽生产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动态监测系统,并研建养禽企业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有效提高家禽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效率。

  [1]邹剑敏,戴有理,黄胜海,等.中国家禽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与作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6,24:7-8.

  近年来,作为安徽省宣城市的一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家禽产业继续突破升级。产业链向两头延伸趋向完整,已形成了集种禽饲养、苗禽孵化、肉鸡生产、屠宰加工、熟食加工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龙头企业规模持续壮大,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全市拥有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集中在家禽产业,占全省家禽业“国”字号龙头企业的55.6%,显示了宣城市家禽业的雄厚实力。

  20世纪90年代初,宣城市家禽产业开始异军突起,并逐步呈现出一枝独秀的良好局面,在全国同行业内处领先地位。

  宣城市积极推行禽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转变了粗放、分散的散养方式。全市家禽饲养量达2.5亿只,建成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国家级10个,省级21个,市级300余个,规模饲养场户逾4 000户,规模饲养比重达90%以上,家禽饲养场建设标准显著提高。

  全市禽产品加工企业45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有30家。其中国家级家禽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规模以上禽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已初步形成种禽养殖、苗禽孵化、商品禽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禽产品流通等配套产业体系。

  全市已建立家禽专业合作社130个,产业农户5万户,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与生产基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龙头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能积极主动地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冰鲜、冷冻系列产品质量可靠,近年来新开发“溜味族”“未来味”“刘郎”等熟食深加工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禽产品在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市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销售网络,有的已进入沃尔玛、华联、麦德隆等超市[1-2]。

  市、县(市区)、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已经建立,市、县两级在全省率先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管理体系。完成了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其中市级兽医实验室达全省一流水平。全市98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94个乡镇兽医站或区域站,789个行政村配备了具有资质的动物防疫员858个。特别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健全市、县、乡三级禽业协会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形成覆盖全市、服务到户的防疫网络。基本形成了政府、相关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协作共建的动物防疫运行机制。连续多年被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评为先进市或第一名[3-4]。

  全市以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建的形式建成家禽技术研发中心5个(和威、五星、华卫、荣达、刘郎),近年来,研发新产品30余个,多数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培育鸡新品种(品系)8个,其中有5个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品种审定。基本建立起“原种场―祖代场―二级扩繁场―商品代场”四级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全市种用家禽繁育场60处。为加快科技入户,建立了市、县(市区)、乡三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禽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重点推广8个家禽品种和15项实用技术。

  5年来,依托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项目资金,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以及市、县两级财政配套奖补资金近10亿元;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等部门对家禽业的支持;引导带动家禽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农户投入资金逾20亿元。初步形成政府引导,财政和金融支持,企业和社会化投入的多渠道投资机制[5-6]。

  针对宣城市家禽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家禽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家禽业转型升级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任务,积极面向市场,突出禽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不断改进物质装备条件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家禽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环保养殖模式,依法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禽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禽业“652”提升工程,即培育6家企业上市,开发50个新产品,建立20个研发和技术中心,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家禽繁育中心、禽产品加工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家禽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培育家禽产业集群,实现家禽大市向家禽强市跨越”的总体目标。

  宣城市家禽业发展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禽产品精深加工仍显不足,加工业徘徊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上,深加工、熟食加工尚未真正形成规模、品牌,影响力较小;二是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框架基本完成,但在商品禽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上受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发展不够、市场运行不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满负荷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固定资产投入浪费、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的后果;三是尽管家禽养殖总量大,但能真正作为重点龙头企业稳定原料供应基地的不多,很多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和养殖农户直接面向市场,一方面在市场形成低端产品竞争,另一方面使重点龙头企业缺乏稳定的原料供应,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方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不畅。

  虽然宣城市多数家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已形成自己的品牌,但是品牌多、杂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大品牌;多数企业尚无定型的产品,也很难形成一定规模,多年来在低端产品上徘徊,影响了品牌的塑造。因此,如何根据丰富的品种资源及优越的地理环境,进一步调整结构、错位发展,发挥每个企业的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家禽产品品牌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系统的企业组织机构设计,企业内部的职能界定、工作流程、专业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制度建设不完善;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层次感,高端人才匮乏、中坚骨干人才不稳定、基层队伍缺乏凝聚力,管理层忙于事务,战略思考不够;在技术体系建设上,存在投入不足、拿来主义思想较强、缺乏技术储备系统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

  宣城市是家禽养殖的高密度地区,家禽养殖造成的污染物越来越多。近年来,在部分养殖企业建设了一批沼气工程项目、有机肥生产项目,但在实际运行中与理想中的愿望相差甚远,由于运行成本高、缺乏政策性补贴,造成运转困难,甚至一开机就亏损,因此废弃物资源的利用问题在今后工作中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到2015年,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其中肉鸡养殖小区350个、肉鸭养殖小区100个、蛋鸡养殖小区30个、蛋鸭小区20个,力争养殖总量突破5亿只。依托产业基础,在家禽养殖企业集中的宣州、宁国和广德,率先建设出口养殖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内配备足够数量的养殖技术员,组织制订保障出口家禽质量安全要求的养殖标准化技术规范,在出口家禽养殖环节严格落实进口国家(地区)质量安全和卫生技术标准要求。一是依托重点企业,推进家禽养殖小区建设。县(市、区)政府要抓好规划,整合政策和项目资源,积极做好服务,集中扶持一批高标准家禽养殖小区,争创国家和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二是打造禽业发展强乡(镇),建设一批禽业发展重点乡(镇)。重点乡(镇)要把禽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抓好落实,明确目标和责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齐心协力推进发展,力争“十二五”末重点乡(镇)家禽出栏1 000万只以上。三是建立准入制度,禁止不符合养殖条件和分散饲养的养殖户进入家禽养殖行业。农业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把关,制定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使养殖小区能真正成为禽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

  围绕禽产品加工业,尽快谋划出一批重点加工业项目进行突破。一是突出核心竞争力。已具备一定基础的龙头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调整规划,在完善产业链条的基础上,找准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核心竞争环节上谋划加工项目,进行重点突破,从而使产业链运行通畅,提高综合效益。二是加强合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薄弱环节上要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合作共建,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通过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市场,尽快形成生产规模效益。同时,市内禽业企业要创造条件实现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合作发展的新思路。三是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禽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要有准确定位,根据产品定位,建立具有特色的市场营销网络,在市场中塑造品牌,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内涵,注重产品的独特品质、科技内涵、外包装形象以及宣传推广,企业要加大投入,精心筹划,以品牌建设拓展市场。市、县(市区)工商、质监、财政、商务等有关部门对品牌建设要给予大力支持。四是强化管理。禽业加工企业应注重培育和引进企业管理人才,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家禽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机械装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现代家禽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先进的机械装备能提高生产加工效益,提升产品质量,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提高产品的优势,必须把眼光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新建一批环境良好的加工厂房,引进一批先进的加工设备,有条件的企业要力争改造现有的生产条件,使全市机械装备水平得到整体改观。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在标准化、自动化、工厂化的饲养等综合技术上提高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着重在产品的深加工上下功夫,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科技新成果,建立科技储备制度;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科技人才梯队,始终保持在同行业中的科技领先地位。

  重点禽病的防控和禽产品质量安全将是禽业发展中影响存亡的关键点。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对区域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政府、农业部门的双向双轨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要保证防疫密度,各级农业部门要保证防疫质量,切实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动物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二是把好检测检疫关。定期开展抗体检测和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测,严格控制重大禽病的传播和饲料、药品、添加剂等动物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三是把好加工关。家禽屠宰和熟食产品加工生产线要坚持标准化生产,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检测到位,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放心,逐步建立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龙头企业、禽业合作社、专业农户已构成宣城市禽产业组织体系。为规范行业发展的秩序,创建企业、合作社、专业农户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新一轮发展中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生产主体在产业布局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推进禽产业组织化、产业化进程。龙头企业要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一种责任,从规划、建设、管理上要统筹做好安排,把小区建设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使小区养殖基地真正成为原料供应基地;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禽业合作社,禽业合作社要在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服务的功能,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其他没有龙头企业参与的禽业合作社,要主动加强同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合作,创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专业农户要积极参与农业部门、龙头企业组织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要加强教育、培养其诚信意识,引导其向现代职业农民发展。

  借鉴外省市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一是利用生物质发电。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发电厂,对全市家禽养殖业废弃物实行集中处理,实现良性循环利用。二是推广有机肥生产工艺。目前宣城市已有5家企业兴办了有机肥厂,年处理禽粪能力20万t,由于养殖规模大,有机肥加工不能满负荷生产等原因,通过加工成有机肥的不到禽粪总量的10%。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有机肥生产补贴,加大生产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工艺改造和技术关键点的改造,降低生产成本,尽快投入使用。三是推进农业生态循环。充分利用宣城市的山场面积大的有利条件,把禽粪堆积发酵和沼气工程的沼液直接作为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的肥料,实行就地利用。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低碳禽业,并争取省级以上政策扶持。

  [1] 邹剑敏,童海兵,窦新红,等.构建家禽产业创新联盟 促进家禽产业持续发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0(14):27-29,34.

  [2] 翟雪玲,韩一军.肉鸡产品价格形成、产业链成本构成及利润分配调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1):21-26,111.

  [3] 张峭,徐磊.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一个框架性设计[J].农业展望,2007(7):5-7.

  [4] 宋维平.在我国未来家禽业的地位与作用政府与禽业协会[J].家禽科学,2006(6):4-6.

  根据全区发展布局和资源分布,突出区域优势,发展产业特色,重点构建防疫检疫体系,支持生态养殖和特色养殖,创建都市观光畜牧业,初步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防疫网络化、服务社会化、产品无害化、农民组织化。

  1、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培育。围绕都市农业和中心城区的消费需求,鼓励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争创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加大对畜牧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挖掘畜牧业发展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干撒菌自然养猪法养殖、林下养殖模式和都市生态特色养殖。

  2、标准化生态饲养。按照“统一标准、规模饲养、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支持3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快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确立现代养殖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良种繁育。加强优良种畜禽品种的引进,提高良种选育、推广使用能力。构建猪、牛配套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供种水平。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动物防疫、监测、检疫监督体系,建立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机制。加强动物隔离场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检测体系,加快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评估认证。加强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5、畜产品质量监测。支持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网络可控化;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提升区动物及动物产品报检中心,达到国内先进。支持已发证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改造,确保乳品质量安全。严格畜牧业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6、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畜牧龙头企业为主体,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支持畜牧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联合,发展生物高新技术和新型兽药、饲料等产品,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瘦肉型猪配套养殖技术、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生态饲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应用技术和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等。

  7、畜产品市场信息。支持畜禽合作社建设和畜禽产品配送交易市场建设,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等现代畜产品交易方式和物流体系。积极组织产销对接会、产品订货会,逐步增加对北京、上海等地区畜禽及其产品供应量,不断扩大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占有率。

  1、奶业项目。依托得益乳业、康智多公司,改扩建存栏3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奶牛饲养场(区)3处。

  2、林下养殖产业化项目。全区林下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放养畜禽数量达到10万头(只)。充分依托林坡地、农家乐饭店、荒山承包地、山区景区等大力发展林下放养土杂鸡和特禽,建设存养5000只以上土杂鸡或百头以上生猪规模化林下核心养殖基地3处,进行集中连片林下放养。通过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等方式,实现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创建无公害品牌,使无公害畜禽产品直接进入超市。

  3、生态养殖示范工程。以鑫牧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建设10个自然法生态养猪标准化养殖场,实现年出栏自然法养猪方式的生猪1万头,依托轩睿食品加工厂和盛乡源肉类市场,形成无公害生猪饲养、加工、销售联合体。

  4、都市观光生态畜牧业。规划都市生态特色养殖园区,形成环保养殖、无公害种植为一体的环境友好型特色养殖园区,构建以玉黛湖、吉田园和中埠黑铁山佳海工贸特禽养殖公司为基地的都市畜牧业特色园区,将畜禽产仔、饲养、防疫、屠宰(挤奶)、加工(包括烹饪、腌烤)到制成品等一系列过程展现出来,展示畜牧生产过程,吸引游客观赏休闲体验,丰富发展畜牧文化内涵,形成观光、科普教育、生态养殖为一体都市观光畜牧业。

  (一)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强化对畜牧业的财税扶持。重点支持“七大任务”和“四大特色化项目”建设,逐步加大对自然法养殖、良种良法推广、都市生态特色园区和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壮大畜产品龙头企业。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畜牧业担保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保险制度,增加畜牧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区财政对于技术先进具有带动示范能力,实施自然法生态养殖的企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改扩建项目的给予补贴或奖励。对于发展特色畜牧业为居民提供无公害畜禽产品,并形成规模的园区、畜产品加工企业或合作组织给予奖励;对于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畜产品名优品牌的企业和合作组织给予奖励。

  在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已经建成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者搬迁。

  在控制养殖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小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1)符合城乡规划,鼓励畜禽养殖者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地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禁止利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养殖,养殖小区(场)选址时地势、水源、土壤、空气符合相关标准,距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4)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区域1500米以上;

  4、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4)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场(区)建设布局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污物处理区明显分开;

  1、禁止养殖区:城市近郊和城镇聚集区,滨博高速路以东、济青高速以南、湖南路以西、南田路以北设为禁养区,在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小区),对于已经建成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搬迁,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小区)补偿标准按照《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26号令)第二十条规定;

  2、控制养殖区:炒米山水库及引太干渠来水方向1公里范围。在控制养殖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小区);

  3、适合养殖区:中埠黑铁山周边的荒坡和一般农田(范围:郭家、大寨、边辛、小王、大王、孟家等村)适合规模化生态养猪项目、标准化鸡场建设和以黑凤鸡、肉食鸽等品种的特色养殖加工基地;杏园办事处官庄周边的荒山和一般农田,适合规划养殖小区集中附近养殖户,腾出土地为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区提供环境保证,需规划500亩养殖小区;沣水镇炒米、东高、大高、高炳、梁鲁、张炳、四角方等的山坡地带和一般农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建立防疫设施齐全的养殖小区,以消化秸秆和生态养殖项目为主,实现种、养循环和林地养殖模式,为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调整土地1000亩。在适合养殖区,要按照《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规定建设,科学的规划符合我区产业发展的都市生态特色养殖园区,安排以生态环保的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园区为主体。坚持种养结合,走农牧循环、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线,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合理规划区域载畜量,对适养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数量,政府将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建立农业生态平衡体系。

  养殖区的建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畜禽养殖场(小区)选址要符合城乡规划,距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其他畜禽养殖场(小区)1000米以上;建设符合都市农业园区的生态特色养殖,可参照市国土资源局和农业局《关于印发市都市农业园区设施农用地审核程序(试行)的通知》农字〔〕41号,进行土地手续的审核。二是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有对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粪污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并运转正常,同时功能区建设明显分开;三是同一畜禽养殖场(小区)内不得饲养两种(包括两种)以上的畜禽。

  (一)努力实现监管与扶持两兼顾。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努力做好养殖场监管与扶持工作,实行养殖备案制度,对登记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要主动搞好监督检查,确保养殖环节操作规范。经过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诚信度高、自律性强的,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的相关扶持;已扶持的规模场,不主动备案和接受监管,实行“黑名单”制,今后将不安排扶持项目,切实落实监管扶持两促进,达到监管有效的目的。

  (二)建立畜禽规模养殖监管扶持协调机制。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会同发改、财政、土地、科技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监管、制定落实扶持政策,为畜禽养殖者提供资金、养殖技术、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对于财政奖励资金建立使用和监管制度,确保奖励政策的合理,资金使用规范,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1.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武胜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组织领导,负责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活动的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技术专家组细分为生猪养殖、家禽养殖和草食牲畜养殖三个小组,主要职责是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技术支撑、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相关工作。

  1.2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生产按照“六化”推进。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实现生产规范化;健全防疫制度,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防疫制度化;有效处理畜禽粪污,达到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依法对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投入使用实施有效期监管,实现监管常态化。

  1.3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07年开始,到2011年全县利用中央投资,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共改扩建生猪养殖场(小区)57个。2010年起,全县启动实施了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11年,根据省上有关要求,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2011年现代畜牧业优质生猪养殖示范点建设的通知》。按养殖内容制定全县统一的评审打分细则,组织专家组开展初步筛选、技术培训、创建指导和验收评审等工作,及时高效地建成了12个圈舍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验收后由县政府补助每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5万元,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树立了学习榜样,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成效。

  1.4探索畜牧业发展新机制大力支持龙头企业采用“公司+专合组织+养殖农户(场)”的运作模式,实施“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经营方式,运用寄养、托养、订单养殖等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鼓励引导养殖业户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兴办各类畜牧合作社,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养殖业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1.5.2对于具备粪污消纳能力的畜禽养殖区域,按照生态农业理念统一筹划。以综合利用为主,推广“畜-沼-果草”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达到治污成本最低,治污效果最佳的目的。

  1.5.3计划在畜禽规模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规划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有机肥厂),收集养殖场粪便运送到一个中心,利用生产工艺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1.5.4对广安天兆白坪种猪场等粪污量大而周边耕地面积少,土地消纳能力有限的畜禽养殖场,主要采取建立污水处理站进行工业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1.5.5落实好大中型沼气建设等项目,扶持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利用沼气发电项目等方式集中进行粪污处理,提高集约化处理和利用能力。

  2.1投入不足,发展受限标准化规模养殖占用资金较大,各级部门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不具体,投入较少,没有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畜牧业发展投入机制。金融机构对现代畜牧业扶持贷款额度小、周期短且条件严格,养殖户和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引种和购买养殖设施设备资金,从而制约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

  2.2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加强目前,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聘用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及疫病观察员,影响到日常的疫病诊断、服务指导和疫情信息的发现、上报、处置等工作。技术人员知识普遍老化,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能力差。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少,工作难度较大,正常工作难以开展。部分基层技术人员竞争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服务范围窄“,轻防重治”、无法提供管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个别养殖场不能达到防疫制度化和监管常态化。

  2.3养殖用地缺乏近年来,国家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大,城市化、城镇化用地急剧增加,招商引资项目增多,总耕地面积有限,导致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紧缺,一些养殖项目因无法解决用地而不能得以实施,不利于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2.4环保意识薄弱由于养殖场建环保设施投入大,而没有直接经济效益,业主环保意识不强不愿投入,致使一些养殖场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不能达到粪污处理无害化,同时引发社会问题,阻碍了发展。

  3.1强化政策扶持抓住扶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武胜县已有的基础优势,尽快制定出台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的长效推进机制,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在规模养殖场优化品种、专合组织建设、技术推广、环境污染治理、争创品牌、畜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把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土地、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在推进基本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行畜禽全面政策性保险,拓宽保险覆盖范围,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3.2.1着力动物免疫。认真做好畜禽春、夏、秋三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工作,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彻底控制和消灭疫病。

  3.2.2着力检疫监督。做好产地、屠宰、市场、运输等环节的检疫监督,引导业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确保畜产品无疫病、无药残、无公害。

  3.2.4着力完善应急机制。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变化特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组建应急队伍,提高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构筑起畜牧业发展的安全屏障。

  3.2.5着力投入品监管。组织执法人员,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大对饲料、兽药市场的整顿,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饲料及兽药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养殖户利益和畜产品安全。

  近年来,新平县在市场经济推动和科学养殖技术带动下,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禽适度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地区间畜禽及畜产品产品交易频繁,种畜禽引入检疫监管难,养殖环境净化不彻底,动物免疫空白点存在,场地消毒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总体养殖水平不高,生物隔离措施难落实,使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畜禽疫病死亡和非疫病死亡时有发生,且呈上升之态势,如何规范处置病死畜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多年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多次参与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与同行交流。

  新平县辖2街道4镇6乡,人口为274 005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21 449人。全县有猪存栏100~299头的有131户,300~399头的18户、400~499头的有12户、500头以上的有15户;鸡、鸭存栏800只以上的有84户;羊存栏30~49只的有517户,50~99只的有647簟100~199只的有181户、200只以上的有63户;牛存栏50~99头的43户,100~199头的5户、200~299头的1户、300头以上的1户。2016年1~9月,完成肥猪出栏36.68万头、生猪存栏32.47万头;完成肉牛出栏3.29万头、存栏9.95万头;完成肉羊出栏6.58万只、存栏11.59万只;完成家禽出笼389.94万只,预计完成畜牧业现价产值8.56亿元。

  目前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是在养殖密集乡(镇)没有组建无害化处理专业机构,无害化处理建设滞后,缺少焚烧炉、密封化尸池、固定处理场地、无害化处理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和经费保证,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不规范,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大。

  畜禽良种化水平高,但养殖管理技术落后,动物疫病错综复杂,规模养殖发展缓慢,散养方式依然是养殖业的主流,先进养殖技术难以与养殖生产相对接,畜禽养殖过程全进全出、免疫、检疫、隔离、消毒等防疫技术措施难落实,使畜禽养殖疫病风险存在,畜禽死亡率升高,无害化处理数量增多,工作量加大。

  政府部门每年都组织春秋两次猪瘟、牲畜W病、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等疫苗高密度免疫,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然而畜产品流通活跃,病毒变异加快,各地检疫监督不尽相同,输入性动物监督管理难,疫病随时有可能发生,新生仔畜及漏免疫畜禽处于未免疫保护状态,动物诊疗整体水平不高,家畜常规病死亡也时有发生,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重。

  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农村畜禽死亡时有发生,养殖户一是将病死畜禽乱扔在村外的沟、河、坝塘等处,犬只随意啃食畜禽尸首,造成环境污染和病原扩散;二是将病死畜禽剥食,使人畜共患病发病机率增高,危害人体健康;三是被不法之徒收购加工后流入市场,危及动物性食品安全。

  在严格处理不法商贩收购、加工、销售、转移、运输病死畜禽违法行为时,涉及公安、食药、工商、动物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但各部门间缺少工作联动机制,难以形成综合执法合力,使进入流通环节的病死畜禽危害加大。

  建议县级人民政府继续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列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民生实事工程来抓,突出处理设施建设,强化运行监督,通过业务部门组织畜禽养殖现状调研、疫病发生风险评估,畜禽死亡率及处理措情况核查,综合撰写出《新平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意见》,并建议上级部门组织实施,从总体上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为,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任务。

  3.2 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和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实,降低疫病发生率,减少畜禽死亡

  在农村散养殖户中全面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牛羊W病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小反刍兽疫适时补免疫,禽流感免疫率达100%,春秋两季防疫不留死角和空白村、空白户,使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有效状态,规模养殖户坚持程序免疫和全进全出制度,并强化“免、检、监、测、”和“早、快、严、小”处置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担。

  继续推行普及猪、牛、羊、禽科学养殖技术,在畜禽品种及养殖场地选择、养殖设施配置、防疫措施及生物隔离区规划方面,要全面规范具体,方便日常畜禽生产及疫病防控,着重落实好防疫、监测、检测、消毒、病畜隔离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规模养殖场安全生产,降低畜禽死亡率。

  整合相关行政执法力量,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意识和制度建设,对乱丢、乱抛病死动物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对乱丢、随意处置、经营加工、转移、运输病死动物的养殖户或从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把养殖户的理赔申请与病死动物申报有机结合,保险公司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单进行理赔,没有取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证明的,一律不予赔偿。

  各乡(镇)、村都设立病死动物举报电话,落实电线 h畅通。同时,建立镇、村防疫员队伍,加强防疫员培训,充分发挥防疫员的作用,长期对其所辖范围实施监管。

  在养殖密集村组、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议设置相应的密封无害化处理池,把无害化处理列入村规民约,让村民相互监督,保证无害化处理实施,同时也可规划出适宜的场地作为深埋处理场。 利澳手机app下载

栏目分类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利澳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