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首页「AG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8-07 2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废弃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农业资源,具体指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能量流失和农业生产和再生产中资源投入与产出在能量和物质的差额。

  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主要有四种来源,分别为植物性来源、动物性来源、农副产品加工性来源和农村城镇生活性来源,这些废弃物的来源伴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废弃物的来源较广且分散,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在对其进行处理时未能做到实际有效;二是处理众多农业废弃物的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只进行了较为粗放的资源化利用;三是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配套基础设施,制约了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鉴于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来源与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出具体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对现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废弃物作用到农业上来。

  1)堆肥。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温度、湿度、pH值条件下,使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有机废物发生生物化学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可作肥料和改良土壤。根据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培肥化可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

  2)液体肥料。农业废弃物(废渣、杂草、废菜叶、瓜果皮等)做成堆肥后,其液体汁液经安全处理后可制成液体肥料。

  4) 有机复合肥。将高温堆肥产品经杀灭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无害化处理和稳定化处理后,配以一定比例的无机氮、磷、钾复合造粒,加入功能微生物而形成的一种融有机、无机肥及功能微生物于一体的“三合一”肥料。

  1)氨化饲料。利用碱尿素等含氨的物质经过与秸秆混合发生变化,使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细胞壁膨胀疏松,便于牲畜消化吸收。

  3) 生化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培养基、酵母真菌、氨基酸、酶制剂等生物和矿物质使作物饲料转化成蛋白饲料,比普通饲料营养价值更高。

  4)糖化饲料。人工造就近似于牛前胃的生理环境,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使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转化为糖类,增加粗蛋白7%~13%、18种氨基酸4%~8%及各种维生素,从而使低能的废弃物转化为高能的廉价的“细菌饲料”。

  5) 碱化饲料。在一定浓度的碱液(通常占干物质的3% ~5%)的作用下,打破秸秆粗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之间的醚键或酯键,并溶去大部分木质素和矽酸盐,撕断维生素与木质素的复合物,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使不消化的木?素变为易消化的羟基木质素,利于动物吸收。

  1) 有机产品。生产木糖、木糖醇、淀粉,制乙醇、糠醛,提取烟碱及中药原料。

  2) 轻型建材。可制作编织物和装饰品及其他。如麦秸可编成凉席凉帽;高粱秆可制成门帘和窗帘;稻草和其他秸秆可广泛用于造纸、人造板、复合墙板等

  3) 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用农作物秸秆制作的方便碗和快餐盒有易分解、易腐烂的优点,不仅减少了白色污染,还减少了木料的消耗,利于保护环境。

  4) 食品防腐剂和空气清新剂。如竹叶可制防腐剂,有些水果残渣可制成空气清新剂。

  5) 药物。如芹菜和黄瓜根可制成中药,薯秧根可作饲料、制糖稀或酿酒。副食品如果皮可制饴糖、酒精或氨基酸,过熟的水果可制成果酱、甜点心、冰淇淋、饮料和果味面包等。

  6) 生产食用菌。平均1kg食用菌(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可消耗秸秆1kg左右,菌渣还可还田作有机肥料。

  7) 其他。农业废弃物还可用来制造生物润滑油、生物柴油、生物塑料、生物洗涤剂、汽车构件和特殊纸类等。

  2.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提高全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识。

  3.加大对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面对农村对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较为低下和落后的现状,必须要从技术上予以支持,从资金上予以帮助。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艺探讨 大连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研究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模式构建 浅析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腾冲市农业废弃物污染现状及控制措施 阳曲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热电厂烟气脱硫废弃物综合利用前景分析 物流包装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黑色金属矿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进展 铜冶炼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环保治理体会探讨 园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现状 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分析及其防治 河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泰兴市农业循环经济与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 彭里.重庆市畜禽粪便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4.

  [8] 刘艳丽,杨斌,孙治旭,等.云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现况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2,44(3):49-52.

  [9] 冯猛,邱忠平,白磊磊,等.四川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3):107-108.

  [10] 刘永霞,瞿丽雅.贵州省畜禽养殖的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6):136-138.

  [11] 孙瑞敏.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现状分析[J].能源与环境,2010(5):33-42.

  [12] 郑伟,邓晓莉,翟俊,等.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济适用技术探讨[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31(2):43-46.

  [13] 王俊华,陈俊敏,付永胜,等.四川省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0(5):150-152.

  [14] 金丹越,白献宇,金相灿.洱海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调查与处理方案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9):96-99.

  [15] 严婷婷,王红华,孙治旭,等.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系数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首页「AG娱乐」首页,2009,29(4):46-48.

  [16] 韦秀丽,李萍,高立洪,等.重庆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南方农业,2010(3):75-80.

  [17] 汪宴廷,赵晶晶.四川农村有机废弃物利用现状调查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2(7):16-17.

  [18] 林绍霞,林昌虎,何腾兵,等.贵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有机循环经济研究[J].贵州科学,2007,25(4):61-65,76.

  [19] 张霞,阮建雯,蔡宗寿.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7):48-52.

  [20] 徐继先,戴丽,杨志新,等.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9,28(6):70-82.

  [21] 胡雪飙.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及污染防治对策[D].重庆:重庆大学,2006.

  [22] 陈开勇.四川畜牧产业化进程与发展模式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4.

  [23] 高玉龙.贵州省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25] 麻泽龙,何荣智,周芸.四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浅析[J].水工业市场,2010(2):41-4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同时农村又是重要的经济区域,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活动的综合发展不但为人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1]。然而在这过程中,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总和的农村环境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污染甚至破坏。其中,固体废物对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威胁食品安全致使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农村的固体废物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发展模式的一大障碍[2],所以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就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缓减速、环境问题解决迫在眉睫,资源相对缺乏的总情况下而言,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因此,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综合利用比例,能够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实现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并支持未来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2-3]。

  固体废物被定义为在生产,生活、生产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4]。而就农村固体废物指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包括农作物秸秆、蔬菜、果树的枝条、糠批、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用塑料残膜、农村生活垃圾等,它属于固体废弃物中的一类[5-6]。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力量的逐渐壮大,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固体废物呈上涨趋势愈来愈明显,并且对农村环境和村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威肋,如农作物秸秆和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垃圾堆的形式的任意堆放焚烧,这样不但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因为焚烧形成的烟雾,造成了大气污染,使空气能见度下降,造可见范围降低,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7];一些高污染企业近年来都向边远地区或者农村转移,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的破坏埋下了隐患;禽畜养殖排放污物由于未经处理,其会使水质污浊,生化需氧量(BOD)负荷增加,形成厌氧腐化或富营养化现象,威胁鱼类、贝类和藻类的生存,甚至也会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8];农用塑料残膜更是对土地造成了持续的影响,造成了土地的贫瘩甚至完全丧失耕种功能,而日益发展的乡镇企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更是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工业固体废物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填埋或焚烧,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不宜采取这种方式,因为农村人口分散,这种处理方式会付出更高的成本而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根本无法承担并且农村固体废物总体上危害程度比工业固体废物要低,即更适宜无害化处理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9]。因此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的优化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在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减少固体废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循环经济定义为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10]。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11]。循环经济提出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而提倡“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持续发展[12]。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农村中推广,改变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生物(家禽、牲畜)与农作物通过各自之间的新陈代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链条,外界物质和能量(如太阳光能、风能、雨水以及对家禽牲畜喂养的饲料等)的注入使这个生态链条不断的运行,最终达到农业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13-14]。这种循环农业其本质上就是生态的循环经济。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就应该体现在农业循环上,而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是其优先行动领域,在内容上包括源头上减少传统的化肥农药等非友好型物质和不易于循环物质的使用,转而使用有机肥等可循环物质,过程中提高外界物的使用效率,末端上要使新产生的固体废物进入下一个循环链条继续利用[15]。例如目前的“猪一沼一果(菜)”的能源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模式[16],北方的将日光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和厕所优化组合的“四位一体”模式以及立体种养有效组合模式和由土地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和清洁生产的优化生态企业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雏形,在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都得到了很充分的回收利用,值得推而广之[17-18]。而对于不可避免的已经产生的农业固体废弃物可以利用资源化理念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减小环境压力。利用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可生产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等包装和建筑装饰复合材料[19]。例如如以硅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玉米秆、麦秆等农业废弃物(经表面处理剂处理后)作为增强材料,再加入粉煤灰等填充料后可制成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产品成本低,保温、隔音性能好[20];以石膏为基体材料,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为增强材料,可生产出植物纤维增强石膏板,产品具有吸音、隔热、透气等特性,是一种较好的装饰材料[21];再有,以秸秆、稻壳、甘蔗渣等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粉碎、加入适量无毒成型剂、粘合剂、耐水剂和填充料等助剂经搅拌捏台后成型,能制成可降解快餐具,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22];以农业植物纤维性废弃物为原料还可制成可降解性纤维素薄膜,替代不可降解性塑料薄膜[23];对于畜禽粪便等农业废物可以利用生物化学降解进行堆肥,腐熟后可用作肥料和改良土壤[24]。农村固体废物危害较小,如果处理得当,不但会减轻农村面临的固体废物污染的压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实现生态发展,所以循环经济理念在农村固体废物中的应用现的尤为的重要。

  由于固体废物种类较多,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全面控制、处理和利用所有的废物。我国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亟待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2.3.1资源回收率低。在固废的循环利用中,不少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比如固体废物的分类回收体系和分类回收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很多可以循环利用的固体废物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一些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资源的回收多为低级的材料回收,如废纸、废玻璃、废钢铁等[25]。

  2.3.2 经济上受到制约。虽然实施循环经济在理论上会带来长远的和宏观上的经济效益增长,但在近期必然要求环境保护方面增大投入。以垃圾处理为例,非循环的填埋处理成本大大低于分类处理和购入焚烧设备进行处理的成本[26]。成本的增大,对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欠发达地区却是难以承受的。我国最需要实施循环经济的地区,恰恰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环保成本高、环保水平很低的地区,所以,国家在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时,应在财政上适度倾斜。

  2.3.3 技术工相对落后。对于一些行业,产品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与装备水平不高,如葡萄酒酿造中产生的葡萄果梗、葡萄子和皮渣等固废的回收产品大多数由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是小作坊企业生产,由于回收工艺技术的制约,导致了回收再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葡萄酒酿造中产生的固废利用率不高[27]。

  2.3.4 分布分散,不便于管理。由于农村较为分散从而又导致了很多地区难于实现机械化生产,也不便于集约化生产管理。加大管理力度,重新规划好农业生产区域,使得可以进行集约化生产,这样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和压力[28]。

  3.1加强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思维引导。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必要条件[29]。政府要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在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时,都要考虑到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上提供经济上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的同时,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把推动循环利用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转变观念,树一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3.2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减量化,解决环境污染及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废物进入环境之前,对其加以回收利用,可大大减轻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因此,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把综合利用技术放在首要位置。

  3.3在农村固体废物处理方面加强法治工作。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完善、指导现有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立法,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加强农村固体废物的治理。总体上看,农村固体废物比城市固废在无害化和资源化方面更适宜实施循环经济,中国农业有长期和成功的循环经济传统,需要保持和发扬,要加强政策和法律的鼓励和扶持,通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固体废物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循环经济价值,但是现有的再生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废旧物资的产量还在迅速增加,因此在农村地区更深层次的引进循环经济理念,还需要大量的借鉴和比较,以及多方的努力和支持。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只是农村环境保护极为微小的一个部分,在以后的农村发展道路上更应鼓励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推进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1]陈默,谭译. 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中循环经济的实施[J].城市地理, 2014, 23(18): 233-238.

  [2]艾平,张衍林,李善军,晏水平.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45(01):67-74.

  [3]周珂,武亦文. 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中的实施[J].环境保护, 2007, 25(20): 14-16.

  [4],王文杰.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开发前景[J].天津农业科学,2009,(03):123-129.

  [5]何品晶,章,吕凡,等. 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基础条件与适宜模式[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 87(2): 116-120.

  [6]潘立力.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创新, 2015, 56(7): 154, 156.

  [7]李玲.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管理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J].广东化工,2010,45(5):67-74.

  [8]尹高飞,巴士迪,翟梦瑜,等.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 2015, 35(5): 70-72.

  [9]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 2010, 34(11): 19-22.

  [10]马忠玉,蒋洪强. 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生态环境, 2006, 67(2): 214-221.

  [12]张金利,姚伟龙.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北京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0,15(4): 93-98.

  [13]孙跃跃,汪云甲.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34(4):45-51.

  [14]刘惠芳,涂Z,黄钰.论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5):134-138

  [15]李宝珍,王一鸣,郭佩玉,孙金世,钱明亮,王肇明.北京市郊农业生态环境的工程对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5(4):234-239.

  [16]高福平.循环农业中农业废弃物的再生利用[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58(2):254-259.

  [17]鄢小蓝,庞燕.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6(6):213-218

  [18]艾平,张衍林,李善军,晏水平.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01):23-27.

  [19]施晨璐,孙永明,孟凡乔,刘东升,孙振钧.能源农场―中国可持续农业新模式[J].可再生能源,2006,(01):21-28.

  [20]吴树栋.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J].人造板通讯,2005,(08):53-58.

  [21]徐国伟,常二华,蔡建.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J].耕作与栽培,2005,(01):145-149.

  [22]金升藻,荣俊,李助南.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发展湖北农区节粮型畜牧业[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0,(04):176-180.

  [23]张雪松,朱建良.秸杆的利用与深加工[J].化工时刊,2004,67(5):56-60.

  [24]徐玉宏.我国秸秆焚烧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4(3):126-131.

  [25]李培庆,魏刚才,常新耀.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及其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45(2):87-90.

  [26]艾平,张衍林,李善军,晏水平.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6(1):345-350.

  [27]王英姿,黄毅斌,翁伯琦,王义祥.中国农业CDM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4):67-70.

  [28]卢怡,张无敌,宋洪川,李建昌.农业固体废弃物发酵产氢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45(9):456-461.

  [29]余伯良.秸秆饲料生产技术简介[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45(7):190-195..

  (1)数量在逐年的快速增长。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较多,居住比较分散,所以农村固体废弃物对我国总的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造成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加以外,还有众多的乡镇企业和个体户也在大量的增加固体废弃物的数量。

  (2)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明显增多。与以前单一的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相比,现今农村的垃圾和废弃物的种类明显增多,不仅有农作物的秸秆、家畜和家禽的粪便、农业地膜的使用和废弃,还有一次性的日常用品的使用,废弃的玩具、旧衣服等。这些废弃物中,有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木制品,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的增加实质是对我国资源一种严重地浪费。

  (3)与城市固体废弃物相比,农村固体废弃物比较分散,难以分类和集中。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人们居住比较分散,没有集中收集固体垃圾的垃圾箱或者其他的设施,很多人将用过的废弃固体物品随手就丢弃了,收集的难度很大。有的人家虽然将固体废弃物能够集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但是没有分类,最后也不能回收再利用,只能再次废弃污染环境。由于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也比较困难,加上废弃物回收的价格比较低,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拿到相应的地方去卖。由于路太远收购的人上门又不划算,结果还是浪费。

  (1)生活中的固体废弃物。在以前,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主要是来自厨房剩余的废弃物,但是这些废弃物有的可以用做畜禽的饲料,有的即使废弃也很容易被腐蚀分化,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中使用的物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以塑料袋为主的塑料制品的使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很大;还有很多金属制品的使用,使用后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再利用,造成了大量的金属浪费;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一次性的物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例如婴儿用品、妇女卫生用品以及旧的衣帽鞋袜等固体废弃物,不但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2)农业中的固体废弃物。农业及养殖的固体废弃物也是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种植方式的改变,农业地膜和塑料大棚种植方式在很多农村地区得到了推广,造成的白色污染相当地严重;还有禽畜的粪便不能集中处理,既浪费肥料,也污染环境;每年收获完地里的庄稼后,很多人都不要地里剩余的秸秆,采取焚烧的处理方式,对农村的空气污染很大。

  (3)农村的乡镇企业以及其他工业造成的固体废弃物。近几年,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另外,由于对农村自然资源过度地利用,加上乡镇企业落后的技术设备、对环境的治理手段和管理,给农村的环境造成了很大地压力。

  (4)其他方面的原因。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例如,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农村;很多农村的“赤脚医生”将用过的医疗垃圾随意的丢弃,造成了很大的健康隐患;还有废旧的玻璃、电池、电器、光盘磁带、玩具等,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固体废弃物。

  (1)以焚烧的方式处理。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广泛,环境管理的不严格,焚烧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是人们最常用的方式。例如,在人们收割完地里的庄稼后将剩余的秸秆燃烧成灰,做为地里的肥料;为了不影响来年庄稼的生长,将地里上一次使用过的农业地膜收集起来焚烧;将平时生活中废弃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燃烧的,还有将木质的废弃物作为做饭的柴火。焚烧固体废弃物的办法虽然快捷方便,但是对大气的污染太大,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2)主要是靠“垃圾堆”这种方式收集和堆放垃圾,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农村固体垃圾处理方式。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路口处堆放有较大的垃圾堆,路口处属于公共地段,没人管理,成了固体废弃物集中的地方,附近的家家户户都乐意将自家的垃圾倒到这里。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影响人们出行和身体健康,而且破坏了村容村貌,影响整个村子的形象,侵占了土地,污染地下水和河流,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地影响。

  (3)对村民和农村的现实情况而言,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他们对这样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习惯是造成农村固体废弃物增多的重要原因;农村地域广泛,居民居住分散,不利于对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低,没有一定的资金来治理环境问题和处理固体废弃物。

  (4)就政府而言,对农村治理固体废弃物的资金投入不够,没有收集和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环境卫生保洁部门,政府没有一个统筹的、长远的对于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安排和规划;对于干部政绩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没有将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状况列入考察机制的范围之内。

  (5)对乡镇企业而言,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烈,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地农村固体废弃物,所以,乡镇企业要更加重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当然,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工程设施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设备,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

  (1)宣传和教育村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发宣传资料、社区活动等有效形式教育和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和集中回收固体废弃物的良好习惯。

  (2)政府加强治理和管理工作。政府可以筹集资金,为农村建造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设施,在通过有效的管理将废弃物分类集中,回收再利用。

  (3)积极培育相关的回收废弃物和将废弃物在加工的企业。“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藏”,只有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东西,才能调动人们回收废弃物的积极性。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现状应引起更多地重视。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企业要加强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心的企业;村民要改变对固体废弃物的态度,集中处理,改变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国家应扩大环境保护监测网点,将城镇的环境保护纳入其中,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检测。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农村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积极行动,从我做起,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1] 马香娟,陈郁.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工程,2002(3).

  近年来,在农业资源化利用方面,农业废弃物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农业废弃物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和处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们的健康等后果。无害化处理农业废弃物及其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继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总结国内外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了大连市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提出大连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

  肥料化利用是一个由集发酵后还田利用、直接还田利用、生产有机和无机复合肥等方式综合利用的生产技术[1]。直接还田如秸秆和粪肥直接还田等。发酵还田通过有机垃圾处理等方法,进一步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料。

  饲料化利用也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方面。农业废弃物可以分为农业和动物性废弃物。通过沼气化及堆肥化技术处理转化植物纤维性的废弃物,使其加工成为微生物蛋白产品。堆肥技术是指将不稳定的有机质利用微生物作用加工成较为稳定的有机质的技术[2]。

  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秸秆气化等技术是农业废弃物能源化方面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沼气发酵系统研究、生产乙醇燃料技术研究、直接燃烧秸秆供热技术研究[1,3-6]。

  如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高纤维性植物废弃物生产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等材料;利用玉米渣等制取膳食纤维产品等方面技术[7-9]。

  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多重循环以及多次转化,例如猪―沼气―果园模式等,最终实现提高整体效益和废弃资源利用率的利用技术。

  2008年,从秸秆产地分布来看,庄河市秸秆产量最大,达到65.87万t,占秸秆总量的31.83%;瓦房店市秸秆产量55.87万t,占秸秆总量的27.00%;普兰店市秸秆产量51.64万t,占秸秆总量24.96%;金州区秸秆产量24.29万t,占秸秆总量的11.74%;旅顺口区秸秆产量4.87万t,占秸秆总量的2.35%;其他地区秸秆产量4.38万t,占秸秆总量的2.12%。

  目前,大连市现有的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商业利用、食用菌生产利用等。大连市每年可提供剩余秸秆资源约87.29万t(42.19%)。大连市的秸秆可利用资源密度约为2.61 t/hm2,人均可利用秸秆资源占有量约为299.97 kg。

  “十一五”期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0 399户,总数达到10 190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33处,总数达到320处。

  大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60%,秸秆主要作为农村居民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有机肥料,少量用作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秸秆饲料商业化利用率较低,秸秆直接饲喂等传统利用方式仍然占主导。

  大连市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是方法陈旧,延续老的传统方法,创新较少,其中秸秆的利用还保持着直接焚烧还田的传统方法,产生了大量的浪费并造成大量的污染,目前大连市农业废弃物利用的设备和技术较传统,缺乏先进的利用技术。另外,一些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生产用设备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和发展的需求。

  目前大连市关于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尚不完善,人们的资源化利用相关意识也不强,更没有对农业生产进行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及其资源化利用设施的统筹规划,并且农业资源化利用相关体系建设不健全,相关政策仍需完善。

  大连市各地区可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利用,提高利用率。大连市应重点推广的技术领域为:秸秆青贮(黄贮)饲料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多种方式,逐渐转变秸秆的粗放利用方式,更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秸秆。

  大连市属于能源匮乏型城市,所需能源资源全部需要从外部输入。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大连市农村地区的秸秆生物质能源,可以缓解大连市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农村环境。应重点推广干馏裂解法秸秆气化技术。生物质秸秆燃气就是将废弃的秸秆经过专业的设备转化成为可燃气体,可供给用户使用,生物质秸秆燃气可以利用农田里的秸秆进行加工,统一规划,集中供气。

  推广应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户生活热源问题,还可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继而降低生态污染,改善农村卫生差的现状,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利用沼气发酵技术,其副产品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少施化肥农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达到节能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7]。

  政策补偿或资金补偿等方面应该加大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入,从而推进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高效有序的发展。积极组织科研机构进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研究,通过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加快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得产学研相结合,既保护环境,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加大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深入研究农业废弃物的相关处理技术,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利用成本。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时掌握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集成,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

  [1] 彭靖.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94-798.

  [2] 孙振钧,袁振宏,张夫道,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资源战略研究报告[R].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4.

  [3] 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

  [4] 李建政,汪群慧.废物资源化与生物能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胡明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757-759,767.

  [6] 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7] 吴创之.欧洲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现状及探讨[J].新能源,1999,21(3):30-3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生活的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农村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经济发展的有利的一方面也有弊的一方面,有利的方面就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弊端就在于能够给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环境的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固体废物的数量也开始逐渐的增加,生活垃圾、农业生产的垃圾和乡镇企业等排放的大量固体废物垃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随意的乱丢弃和堆放,对于农村地区的水源和土壤造成很大的污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往日几乎与自然相互结合为一体的农村开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再不进行整治,那么这些垃圾不仅仅会严重影响环境的问题,更加会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存健康,同时还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

  生活废弃物主要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所产生固体的废弃物和垃圾等。其中主要包括其煤渣、厨房的废弃物、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和各种塑料包装等。

  由于乡镇企业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企业废弃物。产业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产业在生产和执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由于这些废弃物通常具有一定的毒性,进而对全部生态系统产生破坏,也会对人体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当前,只有较少的发达的城乡地区对于此种物质加以处理,在这之中发部分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安置以及处理,乡镇企业的产业废弃物几乎覆盖了城市产业固体废弃物的绝大多数。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概念是被列入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是依据我国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认定有着一定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固体废弃物在农村一般都存在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采掘业、黑色金属冶炼以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业、造纸及制品制造业等等,同时还有一些则是医院临床废物、多氯联苯类废物、生活垃圾飞灰、含汞镉电池、费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和一部分地方农民而使用的是国家当前禁止使用的农药和鼠药等等剧毒物品。此些危险废弃物以及产业废弃物则没有获得任何有效的处理。

  若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尤其像农药瓶,电池等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废弃物,被雨水冲刷后,有害物质可能被带入河流中或是沉降到地下水中,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农业灌溉用水质量。

  堆放的固体废弃物之中的细小颗粒,粉尘等较轻,可以进入到的大气之中同时扩散到比较远的地方;而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则会在适合温度以及湿度之下可以出现生物降解,同时释放一定的沼气,在一定程度之上可以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得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会出现化学反应,同时出现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之中,并危害到的人体的健康。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之中的苯并芘,同时也是已经知道的人类致癌物,同时也被怀疑是使得肺癌的主要因素。氯化氢气体就有可能导致肺水肿以及呼吸道溃疡。同时还有诸多的有毒物质的PM2.5可进入人的肺部,在一定的程度之上人们患呼吸道感染,哮喘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随着我国在环保方面的立方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可是对于这些法律来说只是针对于大型城市的环境问题而制定的。目前,在我国的农村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方面的问题在环境污染环境防止方面相互比较明显不足。

  在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就是建立在城市重点污染防治上,对其农村污染和特点不重视,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的制度主要有:环境立法不足,环境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对于环境的保护职责和污染的性质不匹配等现象,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的工作等。这样既有利于保护那些企业在创造经济利益的情况下还需要继续进行排污,严重的影响了其农村的污染环境。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还是对于乡镇企业对于农村造成的固体防治污染,以及农村及其他固体废物方面的管理,政府在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配置的时候都是很欠缺的。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的消费水平比较低,农民在购买消费品时会更多的考虑经济因素,而非环保,许多一次性消费品因其廉价和方便而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而他们却不会购买相对价格比较昂贵的环保消费品。由于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所以,这种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地延续下去,很难改变。环保的工艺性质都很强,农民由于受到了传统的思想的影响,对于一些个人的利益为了获取其公共的利益,更何况法律也未赋予其如环境权等权利。所以,当一些乡镇的企业等排放的固体废物在受到周围的环境侵害的时候,那么也不会有人因为个人的权利代表进行诉讼,这样也检出了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乡事业的工作总体规划,摆上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日程,研究探索农村垃圾处理办法,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坚持垃圾处置产业化发展方向,吸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垃圾开发市场,加大农村环保监督处罚力度。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源的查处,解决城市垃圾下乡问题,探索农村垃圾处置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要做到物尽其用,如秸秆、粪便和其他可产生沼气等能源的垃圾进行加工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农村乡镇企业是村民致富的源泉,也是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要控制和防止这一污染,这就要求必须要建立一套整体的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治理,属于该淘汰的企业就必须要淘汰,属于保留的企业就应该要加快其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降低其耗能,减少污染的排放。

  总之,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纷繁巨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技术问题,又涉及政策管理问题。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建立新的调控管理手段和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1]耿保江.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02:81-84.

  [2]郭金峰,耿保江,杜玲枝,任建蕊.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09,16:61-63.

  废弃钢渣是钢铁炼治所产生的废弃产物的一种。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大推动着钢铁产业的发展,使得废弃产物的排放量迅猛增长。与外国成熟的技术相比,我国废弃钢渣再利用技术落后,目前,每生产一吨钢材大约产生0.18吨废钢渣。废弃钢渣的产生率量大约占粗钢总产量的1/8到1/10。如果直接把废弃钢渣遗弃,在占用大量耕地资源的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解决由于钢铁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废弃钢渣的问题,各个钢铁公司都已经相当重视,并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目前,废弃钢渣的循环再处理技术已经颇具成效,取得了十分显著地的成果。所取得技术成果主要包括:从废弃钢渣中收回金属技术;在治理污水中的应用技术;在处理废铁水中磷的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在化工产业的应用成果,以及在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等。

  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实际应用研究,全国各地各大钢铁企业都已经成功的将废弃钢渣用在制造建筑原料中。水泥铁质的校核材料。废弃钢渣中很大一部分铁的氧化物用来替代水泥制材料中所用到的铁粉,起到校核铁的作用。

  在化工产品中也被大量使用,例如制造农业肥料等。并且,将废弃钢渣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烧结矿中,它的质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合格产品的稳定程度反而有一定的提高。这些传统的钢渣应用为废弃钢渣今后的综合使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废弃钢渣循环再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加之社会的生产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废弃钢渣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废弃钢渣中富含大量的金属,其中,金属铁的含量大约占总金属含量的十分之一。过去,我国很多钢铁生产企业纷纷组建相关生产线,负责处理废弃钢渣,更重要的是回收废渣中的铁金属;国外,前苏联最先使用机器破碎法处理废弃钢渣,在回收铁金属的同时也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铁金属的回收产量与废弃钢渣的破碎程度成正比,及破碎程度越好,金属颗粒越小,则收回铁的含量越大,反之亦然;日本在苏联研究方法基础上采用电磁回收,每年从废弃钢渣中回收的铁的含量也是十分乐观的。现在,国内外几乎都用此方法回收废弃钢渣中的铁金属,然后回炼提纯。

  废弃钢渣主要是用来处理铁水中的磷。废铁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并且很难处理。一般情况下,脱磷所用的试剂都含有碱剂、助熔剂和氧化剂,而废弃钢渣中含有的氧化钙正好起到碱剂的作用,含有的氧化铁等物质正好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含有的氧化硅等杂质正好起到助熔剂的作用。因此,废弃钢渣恰好具备了消除磷的条件。这样既考虑到了废弃钢渣中含有处理磷的化学性质,同时解决了处理废弃钢渣所需的成本,保护了环境节约了成本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含铜废水就是指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利用废弃钢渣处理含铜废水的主要机理是:(1)利用配合物形成机制。废弃钢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硅、氧化铁等氧化物,这些氧化物离子配位没有达到饱和,从而可以在水溶液中与水配位,形成配合物,从而吸附大量的铜离子,达到处理铜废水的作用。(2)电荷吸引机制。由废弃钢渣表面是带负电的,从而起到吸附铜离子的作用。(3)沉淀机制。废弃钢渣使水溶液呈碱性,从而使铜离子以沉淀的处在溶液底部,过滤从而使铜离子分离。

  含镍废水就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镍化物,镍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废弃钢渣处理含镍废水的机制主要是废渣中含有的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呈碱性,从而使镍以沉淀的形式去除。

  含铬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超标的铬化物,此类废水主要来自印刷厂。极易使人中毒,使人的血液产生病变。废弃钢渣处理含铬废水的机制与处理含镍废水的机制相同。主要是碱性物质使水呈碱性,将铬以沉淀的形式去除。

  废弃钢渣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改良耕地的酸碱性,改良土壤的营养。因为废弃钢渣中含有大量的硅、磷、钙等各种作物需要的元素,从而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特别是,含有的氧化钙等物质,可以长时间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废弃钢渣的颗粒与土壤的颗粒大小相似,可以极好的改良土壤。

  废弃钢渣在化工方面的应用相当广泛,这里只以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方面应用为例进行说明。废弃钢渣可以用来处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我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不管农民生活好使工业生产都要使用大量的煤炭。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处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至关重要。废气钢渣处理二氧化硫的机制并不是吸附处理,而是要归功于废弃钢渣中的碱性氧化物。例如氧化钙之类的碱性氧化物在溶于水之后会与二氧化硫这种酸性氧化物生成无危害的盐类。利用丰富的废弃钢渣资源来脱硫,不仅廉价,更处理了废弃钢渣,不仅变废为宝,更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随着废弃钢渣循环再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加之社会生产需要的推进,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废弃钢渣的循环再利用将向着更宽阔的领域发展,并将取得更进一步的综合发展。

  [1]钱强.钒钛转炉钢渣用作水泥铁质校正原料的试验研究[J].中国水泥,2006.

  [2]罗志国,陈兆平,邹宗树等.含有转炉渣的铁水预处理脱磷、粉剂的试验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3.

  [3] 郭上型,郭湛.转炉渣用于铁水预脱磷的工艺实验[J].钢铁研究学报,2006.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都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一方面,大量使用化学类生产要素污染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农民不断加大化学类生产要素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产出。这种干预农业生产的做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了土壤硬化,土地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为了加强杀虫效果常常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生物,对土壤、空气、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严重,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地膜技术在蔬菜种植中被经常使用,但是大多数地膜都很难降解,废弃的地膜或者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降低土壤质量,或者被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十分迅速,自然资源需求也随之增大,加上农村自然资源多数处于无监管状态,水、土地、草原、树木等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草原荒秃等恶劣后果,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与工业产生废水、废气一样,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从种植业来看,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每年大约产生8亿吨秸秆,由于现在农户很少喂养牲畜,这些秸秆便成为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为了不影响下茬播种,不少地方采取焚烧方法处理秸秆。秸秆焚烧产生的浓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产生的有毒气体则会给人和动物带来伤害,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循环经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将生产活动优化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过程,实现了对“高投入、低利用、高废弃”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正是看到了循环经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循环经济也被大量应用,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高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达到了很高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物资的投入和废物的产生,以兼顾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1]。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2],这与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高度契合。一方面,从多层、多次利用资源看,农业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极大节约。循环经济追求对各种资源的深度利用,将资源的使用价值完全“榨干榨净”,避免生产造成浪费资源。如稻田养鸭模式,借助鸭、水生物、水稻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减少了化学除草以及化肥、农药和饲料用量。另一方面,从再利用废弃物看,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更大。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循环经济将这些废弃物通过再加工则会“变废为宝”,不但减少废弃物污染,还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如运用先进技术将秸秆加工成生物燃料,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沼气技术把畜禽粪便发酵成沼气,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产生了新能源。

  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要利用生态经济学规律,通过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立体化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一是建立种植业立体生产模式。将农作物、蔬菜、果树等进行科学套种,实现对土地、水资源、肥料、阳光等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要素投入。二是建立农、渔、畜等融合生产模式。将农作物、畜禽、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环状减耗型食物链。以稻田养鱼为例,在水稻田中养鱼,可以在不增加水资源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鱼和水稻两种产品,同时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三是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立体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大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能量循环关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搭配,构建农业生产综合体,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开发。

  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大都属于有机物质,为加工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依据生态学、生产链原理,通过技术处理将秸秆、残渣、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生产要素。一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新能源[3]。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发酵产生热能原理,将其转化为沼气、电力、燃料等能源。二是把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动物内脏、粪便、农作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简 利澳注册单处理就可以用作有机肥。三是把废弃物转化为饲料。将农作物的叶子、秸秆以及农产品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肉类的激素含量。四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材料。即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可降解的装饰材料、生产原料等,如把玉米棒通过粉碎、熏蒸加工成蘑菇、木耳的培养基等。

  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是立体化产业链模式的升级版,它将相关农业企业、工业企业等进行集中布局,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从更宏观层面实现农业生产循环发展。如可以将农作物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沼气企业等集中布局于同一园区,构建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即农作物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加工企业产生的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或有机肥,养殖业为农作物企业提供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气企业将各企业的废弃物变为沼气为企业提供能源,这样各类资源和物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以江苏宜兴市的兴望农牧园为例,该园区布局了猪羊养殖、加工贸易、休闲林果、水稻种植、茶叶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沼气综合利用、立体种养、环境控制、农产品加工等高效清洁的循环经济[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涉及观念转变、技术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单凭企业、农户无法完成。因此,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支持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出台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日本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循环性社会基本法》,从立法层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应该出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明确导向。二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管理。从县域经济、省域经济层面出发,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本地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主题功能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本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要从经费、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采取循环生产的企业进行支持,如减免税收或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引进废弃物利用技术等。

  一是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依据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制定生产过程、资源要素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循环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依托高校、农科所、技术站等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生产与现代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的衔接,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同时向农户和企业推广种养协作、间作套种、饲料加工、沼气生产等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使用率和覆盖面。三是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选取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人才、研发经费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和创新,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基地。

  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多方积极参与才能顺利推进。因此,要注重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提高农民、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加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积极作用的宣传,让农户和企业认识到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户和企业自愿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三是加大国家扶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宣传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介,让农户和企业及时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选择具体生产模式。

  [1]何云,徐慧娟,胡啸,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0).

  [2]方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以临夏北塬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都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一方面,大量使用化学类生产要素污染了生态环境。近年来,农民不断加大化学类生产要素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产出。这种干预农业生产的做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了土壤硬化,土地自我修复能力下降。农民在喷洒农药时,为了加强杀虫效果常常会过量使用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生物,对土壤、空气、水资源的污染更是严重,也给农产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地膜技术在蔬菜种植中被经常使用,但是大多数地膜都很难降解,废弃的地膜或者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降低土壤质量,或者被随意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十分迅速,自然资源需求也随之增大,加上农村自然资源多数处于无监管状态,水、土地、草原、树木等资源被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草原荒秃等恶劣后果,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与工业产生废水、废气一样,农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成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从种植业来看,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每年大约产生8亿吨秸秆,由于现在农户很少喂养牲畜,这些秸秆便成为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为了不影响下茬播种,不少地方采取焚烧方法处理秸秆。秸秆焚烧产生的浓烟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产生的有毒气体则会给人和动物带来伤害,成为近年来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循环经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将生产活动优化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过程,实现了对“高投入、低利用、高废弃”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在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正是看到了循环经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循环经济也被大量应用,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高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达到了很高水平。农业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农业生产中资源、物资的投入和废物的产生,以兼顾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1]。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困境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2],这与农业循环经济有着高度契合。一方面,从多层、多次利用资源看,农业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极大节约。循环经济追求对各种资源的深度利用,将资源的使用价值完全“榨干榨净”,避免生产造成浪费资源。如稻田养鸭模式,借助鸭、水生物、水稻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减少了化学除草以及化肥、农药和饲料用量。另一方面,从再利用废弃物看,农业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更大。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循环经济将这些废弃物通过再加工则会“变废为宝”,不但减少废弃物污染,还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如运用先进技术将秸秆加工成生物燃料,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沼气技术把畜禽粪便发酵成沼气,既解决了粪便处理问题,又产生了新能源。

  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要利用生态经济学规律,通过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立体化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一是建立种植业立体生产模式。将农作物、蔬菜、果树等进行科学套种,实现对土地、水资源、肥料、阳光等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要素投入。二是建立农、渔、畜等融合生产模式。将农作物、畜禽、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环状减耗型食物链。以稻田养鱼为例,在水稻田中养鱼,可以在不增加水资源使用的基础上获得鱼和水稻两种产品,同时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减少了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三是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立体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大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能量循环关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搭配,构建农业生产综合体,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开发。

  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大都属于有机物质,为加工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依据生态学、生产链原理,通过技术处理将秸秆、残渣、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生产要素。一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新能源[3]。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发酵产生热能原理,将其转化为沼气、电力、燃料等能源。二是把废弃物转化为肥料。动物内脏、粪便、农作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用作有机肥。三是把废弃物转化为饲料。将农作物的叶子、秸秆以及农产品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肉类的激素含量。四是把废弃物转化为材料。即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可降解的装饰材料、生产原料等,如把玉米棒通过粉碎、熏蒸加工成蘑菇、木耳的培养基等。

  集聚化产业布局模式是立体化产业链模式的升级版,它将相关农业企业、工业企业等进行集中布局,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从更宏观层面实现农业生产循环发展。如可以将农作物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沼气企业等集中布局于同一园区,构建闭合循环生产模式,即农作物企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加工企业产生的残渣作为畜禽饲料或有机肥,养殖业为农作物企业提供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气企业将各企业的废弃物变为沼气为企业提供能源,这样各类资源和物质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以江苏宜兴市的兴望农牧园为例,该园区布局了猪羊养殖、加工贸易、休闲林果、水稻种植、茶叶等产业项目,实现了沼气综合利用、立体种养、环境控制、农产品加工等高效清洁的循环经济[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涉及观念转变、技术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单凭企业、农户无法完成。因此,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支持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一是出台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在这方面,日本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日本早在2005年就出台了《循环性社会基本法》,从立法层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也应该出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明确导向。二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管理。从县域经济、省域经济层面出发,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本地农业产业进行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主题功能突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本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政府要从经费、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采取循环生产的企业进行支持,如减免税收或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引进废弃物利用技术等。

  一是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依据不同循环经济模式,制定生产过程、资源要素使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为农业生产各环节循环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依托高校、农科所、技术站等科研院所,围绕农业生产与现代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的衔接,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攻坚项目,同时向农户和企业推广种养协作、间作套种、饲料加工、沼气生产等技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使用率和覆盖面。三是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选取有实力、有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人才、研发经费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应用和创新,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基地。

  农业循环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多方积极参与才能顺利推进。因此,要注重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提高农民、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加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积极作用的宣传,让农户和企业认识到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户和企业自愿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三是加大国家扶持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宣传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推介,让农户和企业及时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选择具体生产模式。

  [1]何云,徐慧娟,胡啸,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0).

  [2]方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重庆市段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共26个县,总面积5.67万,总人口2016万 ,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90.53万人,所占比重为32.92%;而农业人口高达1203.03万人,所占比重为67.08%,高出非农业人口34.16个百分点[1],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大,居住分散,96%的村庄没有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难以收集,污水随意排放现象十分普遍,是造成三峡库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2]。

  三峡库区周围分散的小型农村居民点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的特点[3],而农业和畜牧养殖业一直都是三峡库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而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污染物,有些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沿地面流入水库;有些在降解、土壤渗透的作用下,渗入到地下水中,汇入到水库水体,造成成污染[4],但是由于这些居民点分散且聚居点小,带来的污染往往被忽视,因此,解决三峡库区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污染扩散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重庆市巫山县是重庆直辖市的东大门,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亦又流域面积大于3000km2的一级支流大宁河。因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脉交汇县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karst)地貌,最低海拔仅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巫山县有11个镇,37个乡,拥有众多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而大部分农村居民点离长江很近,人们的生活用水大多来自长江及其支流大宁河,生活废物和畜牧垃圾等大多没能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江中,致使水质恶化,严重污染了库区的水环境。国内外学者对污染物扩散做了大量研究[5-9],但多数研究是基于城市污染物或者聚集农村居民点污染物展开的,基于此,通过研究三峡库区巫山县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污染物扩散特征,为三峡库区小型分散农村污染物进行适宜的处理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以重庆市巫山县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抽样调查30个居民点,共发放了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调查对象主要面向距离巫山长江流域及其支流大宁河一定距离的麻牛窝、南岭、老屋基等小型分散居民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过程的严格监控,以及对回收问卷的逻辑检验,从总体来看问卷填写质量较高。

  此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参考其他研究者对污染物研究的问卷设计,结合三峡库区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实际生活状况几方面综合设计而成。问卷的主要调查内容涉及以下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为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处理方式,包括养殖情况,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养殖业垃圾处理方式、废水处理方式。

  本次研究共选取巫山县小型分散居民点30个,人家100户,问卷调查的书面数据资料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行业数据统计软件及交叉表分析得出,根据所得数据,在excel中制作成果图。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

  据调查所得,巫山县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约0.82千克,人均日养殖业垃圾约为1.03千克,生活废水的人均日排放量为21.74L[10]。

  生活废水指居民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由于小型分散居民点一般都不具有类似城镇居民的浴室厕所,加之巫山县地跨长江两岸,拥有大面积的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是典型的喀斯特(karst)地貌,海拔高差近2600m。

  调查发现,居民点距离各水流域的位置和海拔高度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废水排放方式和去向。

  对调查问卷中居民点距离各水流域的位置关系分别按生活废水随处排放、固定点排放和二次利用三种方式进行统计,长江干流流域居民废水处理方式66.6%为随机排放,二次利用的占31.3%,固定点排放的仅占2.1%;支流流域居民废水处理方式47.3%为随机排放,二次利用率占47.4%,固定点排放仅占5.3%;不临江居民生活废水30.8%随机排放,53.8%为二次利用率,固定点排放占15.4%。废水在不临河居民点固定排放和二次利用占废水处理总量的69.2%,而干流和支流两岸规范的处理方式分别只占33.4%和52.7%,在干流流域居民点废水随机排放的比例是不临江的2倍,二次利用率是不临江的近1/2。

  由以上数据综合分析可知,由于不临江居民点多位于较远的山地地区,水资源引流管道建设不方便,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废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加之多为务农居民,废水常用来二次灌溉,因此二次利用率较干流流域高;而干流流域,居民点海拔低,地形平坦,距离水流域近,因此,干流流域二次利用率低,随机排放现象严重。

  对小型分散农村居民点废水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形的不同扩散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得: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的居民点废水处理方式48.3%为随机排放,二次利用的占45.2%,固定点排放的仅占6.5%。

  海拔高度在500m以上的居民点废水处理方式51.2%为随机排放,二次利用率占34.7%,固定点排放仅占4.1%。

  在500m以下海拔地区,废水排放方式与500m以上海拔地区基本相同,500m以上海拔地区随机排放现象更明显,较500m以下地区二次利用意识稍显薄弱,500以下海拔地区的固定点排放比例更高。

  在地势平坦地区废水随机排放率为44.1%,二次利用率为50%,固定点排放的占5.9%,而在地势比较复杂的地区,废水65.3%随机排放,30.4%得到了二次利用,4.3%按照固定点排放。在地势起伏地区居民点,随机排放率远大于平坦地区,二次利用率与固定点排放率都小于平坦地区

  综上所述:不同海拔高度对居民点废水扩散形式影响不大,这是由于所选择研究点的海拔高度差不大,500m以下与500m以上海拔的居民点数量大致均衡,而地形的不同,居民废水扩散形式也不同。

  三峡库区巫山县拥有众多小型分散居民点,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巫山县城乡差距大,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不同乡镇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乡镇居民之间的经济条件形了差异,居民点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居民的从业状况也各不相同。

  巫山县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所占比重大,而不同文化水平的居民对于生活废弃物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因此,居民的收入、从业状况、文化水平,居民点功能等居民状况都是生活废弃物扩散方式的影响因素,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行政管理手段及宣传力度等行政措施对生活废弃物也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居民点功能的不同,居民从业状况的不同,固体废弃物的扩散也不同,两者之间对固体废弃物的扩散影响有一定联系。

  主要用于居住功能的居民。

栏目分类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利澳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